最新播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端研讨会

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创新论坛圆满结束

来源:  作者:Cef114.Com  发布:2014-04-17  点击:

  由中国电子报社主办的“2014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创新论坛”于4月11日如期举办。论坛以“激发活动,创新融合”为主题,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博通中国区总裁李廷伟、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孙力、京微雅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刘明、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所所长安晖等嘉宾就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如何协作,各种技术如何交汇融合,如何破解技术瓶颈,提升产业价值链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市场快速启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2014年将成为可穿戴设备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年。推动可穿戴设备大规模普及的因素有三点:一是标杆性的企业推出足以撬动市场的标志性产品。二是良好的用户体验。三是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据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发表预测报告称,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3亿台,十倍于2013年。

  需产业链创新支持

  任何创新应用与良好的应用体验都离不开产业链上元器件的支持。目前穿戴式设备以MCU或AP作为主控,外加传统蓝牙、低功耗蓝牙或NFC进行无线连接通信,通过各种传感器进行环境或人体体征指标的测量。从技术层面,在系统实现上主要有三大技术难点:第一,可穿戴设备是用电池供电,用户需要长的待机和使用时间,怎样实现尽可能低的系统功耗是主要技术挑战。第二,在可穿戴设备上要实现体征数据的测量,比如心跳,需要使用创新的算法和传感器,对普通的电子设计工程师是新的领域。第三,云连接对可穿戴设备市场有重大意义。

  消费类医疗健康类可穿戴设备市场将率先发韧

  随着人口老龄化、预期寿命延长、心脏病/糖尿病/哮喘的发病率增高,以及消费者更注重医疗及保健及医疗支出增多,增加“智能”、无线/联网及数据存储等功能的消费类医疗设备市场看好。这其中就包括可穿戴的消费类医疗设备,如助听器、耳蜗植体等。

  以下为论坛发言嘉宾的精彩观点: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 安筱鹏

  安筱鹏:本次博览会是落实国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工信部电子信息司作为主办方之一,也致力于将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打造成一个集中展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让人们能够亲身触摸到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发展动向,能够感受到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潮流,有新思想的交流,新观点的碰撞,激发人们对数字化前景的分享和交流。

  在产品智能化的浪潮中,我们看到了可穿戴设备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是信息产品小型化、低功耗、高智能和人们对于健康娱乐需求相结合的产物。

  整体来看,可穿戴设备产业整处于发展的初期,技术发展、产品功能、商业模式、竞争格局仍在探索和形成过程中。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传感技术的融合发展、新型显示、创新性的人机交互方式、大数据处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在掌握芯片、操作系统、关键器件等核心技术的同时,构建可穿戴设备产业生态系统日益成为掌握产业主导权的关键。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方之熙

  方之熙:不管是可穿戴也好,物联网也好,智能设备也好,都是朝一个方向在发展,就是体积越来越小,功耗越来越低,无线能力非常强,而且特别的灵活,应用从上而下。这个领域值得注意,给我国IT行业会带来很大商机,这不仅是一个半导体行业或者是IT行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很多传统产业,比如说做衣服的,做鞋子的,各种产业都会受到影响。

  博通公司中国区总裁 李廷伟

  李廷伟:可穿戴技术设备需要解决功耗、解决设备与互联网、解决物联网之间的通信等技术问题,同时大家愿意戴在身上,还要有非常好的工业设计,它需要整额产业链紧密的合作,博通希望能够为大家服务,能够一起制造和创造出非常好、非常漂亮、非常好玩的、非常有意思的东西。

  奥地利微电子公司应用经理 李圣均

  李圣均:用光学的方法测量心率或者是血氧的时候会遇到哪些问题?首先,体积一定要小,因为在智能手表中本来可用的空间就很小,再除去处理器、存储器、电源、电池等等之后,剩下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其次,测量的可靠性、准确性一定要高。如果戴一个手表,测到心率每分钟400跳会如何?我想我一定会以为自己是一个超人。再次,功耗一定要低,成本也一定要低。当然最后,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比如说戴着一定要舒服等等。

  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孙力

  孙力:我们认为未来穿戴式技术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时尚。不时尚不买,你说你的功能再多也没有用。掏钱之前先看好不好看,这一点用户诉求比买手机还要强烈,因为他是要戴在身上的。虽然我不是一个时尚的人,但是我还是有自己的审美的喜好,我觉得可穿戴设备还没有达到我的标准。我认为未来的穿戴技术消费者会更苛刻,所有一定要有非常棒的设计。

  第二个是交互。我问过一个朋友,戴可穿戴手表的感觉怎么样?她说,我觉得还好。我说这么多的功能你会用什么?她说我基本上就是把手机放到包里,来了电话、短信,手表会振一下,基本上就是这个功能,其他的功能一概不用。也就是说,界面和交互还是不够好用。

  第三个是情感。现在我的抽屉里面摆满了很多很多的可穿戴设备,我在体验,但是我觉得很少有能够打动我、能给我产生共鸣的东西。因为毕竟是戴在身上的东西,必须产生一种情感连接的场景,才能真正地让人接受,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

  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董事长 谷荣祥

  谷荣祥:老龄化是现在每个人都头痛的问题,将来必须要走科技养老的路子,而穿戴式显然就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可穿戴设备需要用到传感器,如何应用传感器本身就是一门技术。大家可能认为传感器很简单,就是一个敏感元件嘛。其实不然,我们这么多年,传感器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就是传感器太过散,技术很分散,穿戴式的发展给各种传感器的应用带来了机会。‍

  京微雅格业务发展部副总裁 王海力

  王海力: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FPGA的机会在哪里呢?协处理器功能能够减轻应用处理器的工作负担,提升系统性能,降低系统功耗;传感器管理功能能够应对系统中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对应用处理器带来的性能和功耗的挑战;接口扩展及转换功能能够应对应用处理器接口数目少、接口不匹配的问题,能够应对全新的接口以实现快速开发;存储器管理功能能够解决应用处理器没有专门的存储器管理功能、存储器接口已被别的外设占用等问题;视频及图像处理功能能够解决处理显示接口不匹配、分辨率不匹配及多路显示的问题。

  在市场激烈竞争和应用创新为王的时代里,小尺寸、低功耗、低成本的FPGA产品将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提供不可思议的功能。

  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市场分析师 周来平

  周来平:穿戴式是这个时代智能硬件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穿戴式的概念很早便出现,但是为什么现在这么火?原因在于硬件与服务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在这个时机上,穿戴式已经达到可以商用的地步了,包括小型化、底功耗半导体的应用以及先进的封装技术。另外,穿戴式相关的服务都已经建立起来。

  穿戴设备对传感器的需求非常大,运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以及环境传感器的需求会非常大,另外对位置的需求,速度的需求,距离、天气、周围环境、健康、娱乐、便捷性等的需求都会越来越大。

  开发穿戴式设备,需要硬件公司有开放的心态,特别是做品牌的公司,也需要把接口开放出来到互联网上。让很多开发者针对你的数据开发各式各样的不同的应用,封闭的产品是做不起来的。穿戴式电子产品的核心价值在内容和服务,并非硬件本身。

  赛迪智库电子所、软件所所长 安晖

  安晖:可穿戴有几个发展趋势:第一是技术趋势上,我们认为人机交互系统发展能够持续提升用户的体验。核心传感技术的体验能够提升更多核心的功能,而柔性电子技术,比如说柔性电池、显示等技术,将提升消费者穿戴的舒适性。数据处理系统能够普及用户的使用习惯。第二是在产品形态上,产品的可穿戴部分,而不是可携带,将会更加显著。同时外形的设计上,将兼顾时尚性与功能性的发展,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需要的多元化的需求,同时随着大家对这个方面的重视,定制化的产品,面向移动人群或者是某地区人群的定制化的产品将不断涌现。第三,在应用服务方面,我们认为有四个方面的趋势:功能,社交、信息沟通和管理。

  可穿戴设备发展涉及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谁能把这几个领域应用好、结合好,谁就能发展得更快。而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发展,我们必须攻克一些低功耗的芯片技术等等。只有体系化地推进,才能使得可穿戴设备、乃至可穿戴设备的整个产业得到很快的发展。

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子展会信息网(www.Cef114.com)

上一篇:2014第三届中国(国际)锂电新能源高峰论坛
下一篇:2014中国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相关资讯
在线客服系统